跳汰机工作原理介绍
发布时间:
2022-03-12
来源:
在选煤历史上,使用跳汰机已经有100多年了,1830年出现了手动跳汰机,10年后(1840年)出现了定筛跳汰机,1848年发明了连续运行的机械传动跳汰机,它是活塞跳汰机的原型。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经验的积累,活塞跳汰机的结构和性能有了新的发展。
其中的筛下空气室跳汰机采用多室共享数控气阀技术和锥形滑阀,运行可靠,故障率降低70%,能耗低,可满足不同介质的分选需求,处理能力提高20%以上。结构更加合理,运输安装方便,设备负荷降低30%;功率降低70%以上。
1878年采用带差动传动机构的活塞跳汰机,突破了传统的洗水脉动正弦周期,出现了非对称循环。活塞跳汰机的跳汰周期难以调整,对原煤性质变化的适应性差。此外,运动部件磨损严重,往往导致洗涤效果下降,发展受限。然而,由于这种夹具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因此仍在使用。
跳汰机是一种利用脉冲运动使物料在分选介质中分层,再分别排出分层后的产品。早在18世纪的时候,跳汰机就出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跳汰机也经过了几个历史性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将来了解下跳汰机工作原理。
跳汰机工作原理大体上讲是按矿物比重(密度)分层,然后轻重矿物分别排出,但是从各种跳汰假说评论中可以看出,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而统一的跳汰理论,因此根据各种假说和我国的生产实践经验,可将跳汰过程的实质归纳如下:
(1)矿粒的粒度及形状对分层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矿粒与介质间相对运动速度较大的时期。因此分选不分级物料时,在跳汰周期中应尽可能缩短相对运动速度较大的时期并延长相对运动速度较大的时期保持床层具有较大的紧密度。
(2)上升水流应具有较大的正加速度和较小的负加速度;下降水流则应具有较小的正加速度和较大的负加速度。
(3)下降水流的吸入作用是跳汰分层的一个方面,它能够改善窄级别及不分级矿粒的跳汰效果,但是吸入作用的强度及延续时间应根据原料的性质来选择。
通过以上对跳汰机工作原理的分析,跳汰机工作状态也是一层层递进的。对机器的维护保养是极其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为了是跳汰机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了解跳汰机工作原理也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页
上一页